8、在运行中经常检测离心脱水机的脱水效果,若发现分离液(或滤液)混浊,固体回收率下降,则原因是进泥量太大、入流固体负荷超标、转速差太大、转鼓转速太低、液环层厚度太薄和螺旋输送器磨损严重等;若泥饼含固量下降,可能是因为投药调质效果不好、进泥量太大、转速差太大、转鼓转速太低、液环层厚度太大等问题导致分离效果不好所致,应针对以上情况,予以调整解决。
5、脱水机转速差的控制:进泥量一定时,转速差越大,污泥在脱水机中停滞时间越短,固环层越薄,另一方面,转速差越大,对液环层的扰动程度越大,固环层内部被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泛至液环层,可能随分离液流失。因此转速差减少时,污泥在转鼓内接受离心分离的时间将延长,同时由于转鼓和螺旋之间相对运动减小,对液环层扰动也减轻,固体回收率和泥饼含固量均将提高,但减小转速差,使解决能力下降,且转速差太小,污泥在机内积累,使固环层厚度大于液环层,导致污泥随分离液大量流失,固体回收率急剧下降,严重时还会由于阻力过大,扭矩超负荷损坏离心机。城市污水污泥一般在2~35r/min的范围,具体取决于进泥量和泥质。
4、脱水机液环层厚度的控制:进泥量一定时,液环层厚度越厚,污泥在液环层内进行分离的时间越长,会有更多的污泥分离出来,但液环层变厚,会降低某些小颗粒受扰动而随分离液流失的可能性。因此液环层增厚一般会提高脱水的固体回收率,但液环层增厚使脱离液环层的污泥没有充足的时间被“摔干”,泥饼含固量下降。正常的情况下,离心机液环层厚度一般在5~15cm之间,具体取决于离心机的规格及进泥泥质。
10、每天应保证脱水机的足够冲洗时间,当脱水机停机时,机器内部及周身冲洗干净,保证清洁,降低恶臭。否则积泥干后冲洗非常困难。
11、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污泥脱水岗位每班应检测的项目:进泥的流量及含固量,泥饼的产量及含固量、滤液的SS、絮凝剂的投加量、冲洗介质或水的使用量、冲洗次数和冲洗历时。污泥脱水机房每天应测试的项目:滤液的产量、滤液的水质(BOD5、CODcr、TN、TP)、电能消耗。污泥脱水机房应定期测试或计算的项目:转速或转速差、固体回收率、干污泥投药量、进泥固体负荷或最大入流固体流量。
1、污泥储泥池的搅拌机应连续运行,确保污泥储泥池不处于缺氧状态,并将停滞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以防止污泥在缺氧状态下释放磷。
2、经常检查污泥储泥池的浮渣情况,如有大于0.5cm的浮渣,应及时清除。
3、脱水机分离因数的控制:离心脱水机转鼓的转速一般能在较大范围内无级调节,通过调节转速控制离心脱水机分离因数,使之适应不一样泥质的要求。一般来说,污泥颗粒越大,密度越大,需要较低的分离因数,污泥颗粒越小,密度越低,需要较高的分离因数。城市污水混合污泥的分离因数一般控制在800~1200之间,可通过离心模拟试验或直接对离心脱水机进行调试得出。
6、调质效果的控制:离心脱水机一般宜用高效的阳离子PAM,当泥质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应随时调整干污泥的投药量,保证调质效果。一般来说,当混合污泥中活性污泥比例较大时,应立即增大干污泥的投药量。
7、进泥量的控制及综合调控:每一台离心机都有一个最大进泥量,实际进泥量超过该值时,离心机将失衡,并受到损坏,因而运行中应严控离心机的进泥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当泥质及调质效果一定时,进泥量越大,固体回收率和泥饼含固量越低。另外,每台离心机都有一个极限最大入流固体量,如果由于进泥含固量升高等问题造成入流固体量超过极限,将由于扭矩过大,使离心机超载而停车。
9、经常观察污泥脱水装置的运作状况,若发现离心机转轴扭矩太大,则原因是进泥量太大、入流固体量太大、浮渣或砂进入离心机、转速差太小、齿轮箱出故障等。若发现离心机过度震动,则可能的原因是有浮渣进入机内且缠绕在螺旋输送器上而造成转动失衡、润滑系统出故障、机座松动力等。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措施予以解决。